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学佛问答 > 国学经典 > 正文

关于易经研究(钱穆)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11-6-19 19:57:53 人气: 标签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钱穆:易经研究
    《易经》是中国一部最古最神秘的书,也是一部最易引人研究的兴味而最不易得到研究的结果的书。
    前人说《易》经四圣,伏羲划八卦,文王作卦辞,周公作爻辞,孔子作十翼。此说真假暂不论,但我们却从此可以知道,《易经》决不是一个时代一个人的作品。八八六十四卦是第一期,卦辞爻辞是第二期,十翼是第三期。借用胡适所称的剥皮的方法,把《易经》成立顺序按照历史的分析的方法去研究,这是钱穆提出的一个比较可靠而可以少错误的新方法。换一个方面讲,前人研究《易经》,不外分象数辞理四者。在第一期里研究象数,第二期里研究系辞,第三期里研究十传的哲理,似乎尽足以涵盖一部《易经》的内容了。
    易卦八八六十四个,起原只是八个。八卦的取象,只有两爻。
    —— 象天,浑然不可分析。
    -- 象地,地上山川草木蕃然可辨。
此为八卦成象的第一步。循此而进,有下列的三卦。
     为一物在地底之象——雷。是为天神下格之第一卦。古代先民,认为雷动起于地下。《易》说雷出地奋,《礼记》说雷始收声,均是其证。
     为一物在地中之象——水。是为天神下格之第二卦。《孟子》水由地中行,就是这个卦象了。
      为一物在地上之象——山。是为天神下格之第三卦。《公羊传》注说,山者阳精,德泽所由生,君之象。《礼记》,因名山升中于天。《白虎通》,王者易姓而起,必升卦泰山。都是古人以为山神近天之证。
将上列三卦反转,便成下列的三卦。
     为一物在天空下层之象——风。是为地气上通之第一卦。《庄子》,大块噫气,是名曰风。即是这个卦象。
      为一物在天空中层之象——火。是为地气上通之第二卦。地上万物,经火则其气融融而上。古人祭天则烧柴而祭,曰尞,也取其气之上通。
     为一物在天空上层之象——泽。是为地气上通之第三卦。水草交厝为泽,毒虫猛兽居之,古人常纵火大泽以驱禽行猎。《尧典》,益烈山泽。《韩非子》,鲁人烧积泽,天北风,火南倚,恐烧国。故泽卦与风火为类,本取象于烈泽,后人认作水泽雨泽都错了。
此当为八卦成象之第二步。从此
    —— 增而为  天。
     -- 增而为  地。
天地两卦为什么要三画呢?这是牵强的,无可说了。不过是和上举六卦归成一律而已。以上便是八卦的来历。
    我们可以知道,八卦只是一种文字,只是游牧时代的一种文字。把文字学上的六书来讲,他应归入指事一类。后来重卦发生,这便是六书里面的会意字了。例如:001本为雷在地下之象。后来沿用既久,一看便认它为雷,因此雷在地下,又造了一个象000001。从文字学的例来讲,采本从手,继而加手而为×。莫已有日,后更增日而成暮。都是一理。其它象100010为山下有泉,010100为山上有泉之类,多能于八卦之外,增加了新意象。但是如100111天上山、000100地下山之类,便不免有些牵强,不可说了。最后便有111111为天、000000为地便更是没有理由可说。只求六划成卦,整齐一律,便成了六十四卦。
    从八卦重叠而成六十四卦,不可不说是一个大进步。可是社会进化,人事日繁,往日游牧时代简单的几个代表自然界的卦象,终觉不够用,因此把卦象推衍开去,这就象是六书里的假借。比如:111象马,取其健。000象牛,取其顺。001象龙,取其潜蛰而能飞,如雷。而且雷动龙现,二者相因而至。110象鸡,取其知时如风。010象豕,取其居污湿,近水。101象雉,取其光采似火。100象狗,取其守御如山。011象羊,这是猎品中之可爱的。
    因此动物也可包括在卦象里面去。又如:111象头,取其在上。000象腹,取其中虚容物如地。001象足,取其动而在下如雷。110象腿,取其能行如风,能曲直如树。(110本象风,风动树摇,相因而至,故亦象树。)010象耳,水是黯淡的,故象耳。101象目,火是光明的,故象目。100象手,取其守御保卫。011象口,行猎最乐,张口而笑,又吃得,故象口。
    因此人身的各部分,也可包括在卦象里面去。又如:111象父,000象母,001为长男,010为次男,100为少男,110为长女,101为次女,011为少女。
    因此,一个家庭也可包括在卦象里面去。照此推衍,卦象的含义,愈推愈广。若把六十四个卦重叠起来说,尤其包含得多了。但是卦象尽是推衍,应用到底有窒碍。八卦只好算是古文字之僵化。后世实际应用的,还是另一种更巧妙更灵活的文字。

    以上粗粗讲了一个卦象的大略,下面讲卦的数。
    从数的方面讲:——象奇数一,--象偶数二。这本是象数一原的。就是十翼里天数一、地数二的话。后来一转而为——象奇数三(一与二之和),--象偶数二。这便复杂了,进步了,这就是十翼里叁天两地而倚数的话。也就是老子庄子说的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的话。天上日月星三光的崇拜,应该也和卦数有些关系。二加三为五,五行说的起源,或者也和卦数有关。从此八卦又成了记数的符号。
    111 3+3+3=9(老阳)
    000 2+2+2=6(老阴)
    100 3+2+2=7(少阳)
    011 2+3+3=8(少阴)
九六为老,七八为少,便是如此的来源。八卦的总数,乾坤两卦合十五,其它六卦合四十五,总数却成了六十,这与甲子历数显有关系。古人常易历连称,八卦在天文历数上的应用,这又是值得推考研究的。后来天地合数之五的十倍五十,便成为大衍之数,前人说是函有勾三股四弦五的三面积:3平方+4平方+5平方=50,这竟是一种很高深的数学游戏。他的占法,要四营成易,十有八变成卦。最先筮卦,只以二三起数,至九六七八为止,只是一种初步的计数游戏,决不能像大衍数那样的繁复。

    以上粗粗讲了易卦的数。照易卦的象与数讲来,本来是很简单很粗浅的,但是何以后来把它看得很神秘的呢?
    从占的方面讲:
    我们设想上古有一队牧人,远出游牧,路经山野,其地干旱,遍觅水泉,得之山上,那队牧人临走的时候,想到后队接踵便至,便在山下显处划个记号010110,这便是说山上有水了。后队到此,知道山上有水,便可径自攀登。又如见100010便知水在山下,无须上山寻觅。这本如后世文字的使用,无足为奇。但初民愚昧,他以为卦中有神,告他方便,他此后,一遇疑惑,便难免要乞灵卦神了,这便是占卦的起始。其实我们现社会的拆字,何尝不与古人的占卦同一见识。我们的敬惜字纸,便是把八卦来压邪的行径。
    从辞的方面讲:
    有了占,便渐有辞。辞的起源,是从占卜者口里记下来的话。今设想有人因为娶妻去占卦,得011100,这卦的本义是山上有泽,这与嫁娶吉凶有何关系呢?但自有聪明人为他推详,说011是少女,100是少男,正都是应该婚嫁的当儿。而且女悦而男止(泽是行猎故说悦,山是静止的),男的能止于礼,不侵犯女的,女的能悦从男的,那还不好么?而且是男下于女,尤合于婚姻上男先求女之礼,这正是一个男女相感,很通利的卦,用来娶女自然是吉的。听的人心里欢喜,把他的话简单记下,便成了下式:011100 咸(感),亨,利,贞取女,吉。
    今再设想娶妻占卦得111110,这卦象是天下有风,又与嫁娶吉凶何关呢?但聪明人说,照卦象看来,这女子是个长女,很活动很难管束的。你看风行天下,随遇而合。这卦象明明是一个女子却有五个男子,水性杨花,随便的遇合,哪好和她结为佳偶呢?听的人信了,把他的话约略记下,便成下式:111110 姤,女壮,勿用取女。
    这便是卦辞的原始来历了。我们试再把十翼里的话来看,他说:
        山中有泽,咸,君子以虚受人。
        天下有风,姤,后以施命诰四方。
那就板着面孔说正经大方话,和上面卦辞里说的性质大异了。这因为《周易》上下传里还保留着不少古初卜辞遗下的痕迹,十翼却完全是后人的造作。研究《易经》,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的方法去加以研究,其道理也就在这些处。
    现在再举一例来讲,卦辞里的贞字是常见的。据《说文》,贞,问也。易辞里的贞字,都应该作贞问解。十翼里忽然造出元亨利贞的四德来,这是最无根据的,从原始意义讲来,是最不通,最难信从的。贞字有指人而言的,如……这都是很明了的说,哪一等人占到这卦便吉,哪一等人占到便凶。贞字又有指事而言的,如……
    在近代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,也有师贞行贞等名语,正与易辞里师贞行贞等一例。此外还有指吉凶而言的,如利贞、不利贞、贞凶、贞厉、贞吝、贞无咎等皆是。要之凡《周易》上下二篇里的贞字,照“问”解无一不通。照《文言》里贞固之德解,便无一可通。《易经》应该分析的研究,岂不于此益信吗?

    以上粗粗讲到卦辞,便已侵入《易经》的第二期,现在我们接着讲第二期《周易》。
    最初的易辞,只在《周易》上下篇里存了一些痕迹。至于《周易》上下篇,是特别用它的用意的。十翼里面说,易之兴也,当殷之末世,周之盛德,当文王与纣之事,易言殷周之际,这却真是不错的。原来《周易》之作,在明周家之得天下盖由天命。后来《左传》里保存着的田氏魏氏等篡窃齐晋的预言,很灵验的占卦,都是和《周易》同样用意。不过《周易》里面的话,没有《左传》里那样显露,格外难推详些罢了。现在举两例为证。《周易》里说:
        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。(坤卦彖辞)
        利西南,不利东北。(蹇卦彖辞)
        利西南。(解卦彖辞)
这三条里的西南东北,从来解《易》的人,都从易卦的方位上去解释。但是我却怀疑,何以易辞里只留下利西南不利东北的卦,更没有利东北不利西南的。而且八卦代表方面,应该各方皆全,何以易辞里只有记到西南东北两方,而没有西北东南。原来西南是指的周,东北是指的殷,易是《周易》,自然只利西南,不利东北了。这也不是我的创解,屯卦的彖辞说,密云不雨,自我西郊。郑康成就说,我者,文王自谓也,既济的九五爻说,东邻杀牛,不如西郊之祭,实受其福。郑康成也说,东邻,谓纣国中。西邻,文王国中。可见汉儒也尚如此说,不过没有悟到西南东北也是一例罢了。
    再举一例,师卦的六五爻说:长子帅师,弟子舆尸,贞凶。
舆尸两字,从来也没有确解。据《尔雅》,尸,主也。《史记》上说,武王为文王木主,载以车,中军,武王自称太子发,言奉文王以伐,不敢自专也。长子帅师,便是《史记》说的自称太子发,不敢自专的话。舆尸,便是《史记》说的载文王木主的话。可见师卦明明是记载着周武王伐纣的事迹。这还有两条旁证:
    (一)《楚辞.天问》,武发杀殷何所挹,载尸集战何所急。
    (二)《淮南子》,武王伐纣,载尸而行,海内未定,不为三年之丧。
都是用的尸字。我们参考着《楚辞》《淮南子》,便可明白易辞里舆尸两字的真意义。但是何以说贞凶呢?在王充《论衡》的《卜筮》篇里说过:
        武王伐纣,卜筮之,逆,占曰大凶,大公推蓍蹈龟而曰:枯骨死草,何知而凶矣。
可见武王当时本占到凶卦的传说。现在师卦的六五爻又说:
        大君有命,开国承家,小人勿用。
这明明是说周家得天下是有天命的,以后小人却不得妄觊非分,借着周家这件故事来自取其祸。勿用的用字,也是卜辞里惯有的字,如利用行师,利用祭祀,勿用有攸往之类。小人勿用,只谈小人不能用此卦。后来解《易》的人说,开国承家须用君子,勿用小人,真所谓郢书燕说了。
    以上粗举两条,证明现在一部《周易》上下篇,其中卦辞颇有特别用意,不同泛说。至于其它例证,恕不详及。

    从前人以为十翼是孔子作的,其实不然。试提出十个证据来证说:
    (一)从前晋朝在河南汲郡魏襄王的古墓里得到一大批古书,内有《易经》两篇,与现在的《周易》上下经同,但是没有十翼。我们知道魏文侯很能尊儒好古,他奉子夏为师,子夏是孔门大弟子,倘孔子作十翼,不应魏国无传,何以魏冢《易经》仍止两篇。
    (二)《左传.鲁襄公九年》,鲁穆姜论元亨利贞四德,与今《文言》篇略同。以文势论,只见是《周易》抄《左传》,不见是《左传》抄《周易》。
    (三)……
    (四)系辞中屡称子曰,明非孔子手笔。
    (五)(六)……
    以上六证,前人多说过。现在更进一层说:
    (七)(八)……
    (九)秦人烧书,以《易》为卜筮书,不烧,不和《诗》《书》同样看待。自从秦人烧书后,一辈儒生无书可讲,只好把一切思想学问,牵涉到《易经》里面去讲,这是汉代初年《易学》骤盛的一个原因。若是孔子作十翼,《易》为儒家经典,岂有不烧之理。
    (十)《论语》和《易》的思想不同。这一层,应得稍为详述。现在姑且提出三个字来讲。
    一、道。
    《论语》里的道字,是附属于人类行为的一种价值的品词,大概可分为三类。(一)是合理的行为,便是吾人应走的道路。比如君子之道,父之道,相师之道等。(二)是行为的理法,这是归纳一切合法的行为而成的一个抽象的意思,比如志于道,朝闻道之类。(三)是社会风俗国家政治的合于理法的部分,这是拿前两条合起来扩大了说的。比如文武之道,古之道,天下之道等。
    总之,道只是我们人类的行为,其他还有说到天道的。子贡说:夫子之文章,可得而闻。夫子之言性与天道,不可得而闻。孔子时常说及天命,却不说天命的所以然之天道。所以为子贡所未闻。今系辞里说的道,却绝然不同了。第一,这是抽象的独立之一物,故说一阴一阳之谓道。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。天地间的变化,照系辞说来,只一阴一阳就完了,那一阴一阳便只是道。老子说,道生天生地,神鬼神帝。照系辞的学说讲来,天地神鬼,也只是一阴一阳,也只是道。所以道是最先的,唯一的。老子说,有物浑成,先天地生,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。又说:道,万物之宗,吾不知其谁之子,象帝之先。系辞里的道,明与老庄的说法相合。第二,他把道字的含义广为延伸,及于凡天地间的各种现象。故说乾道、坤道、天地之道、日月之道、昼夜之道、变化之道、与君子小人之道等,这也与《论语》不同。这也是从一阴一阳之谓道之一语衍化出来的。
    二、天。
    《论语》里的天字,是有意志,有人格的。如天生德于予,天丧予,获罪于天,天纵之将圣,天之将丧斯文,畏天命,天何言哉,富贵在天等,这是一种极素朴的宗教观念。系辞里的天字却不大同了。第一,他把天地并举,为自然界的两大法象。故说法象莫大乎天地。又说:天尊地卑。崇效天,卑法地。天地设位,而易行乎其中。易与天地准。天只与地为类,成了形下的一物。第二,《论语》里是用人事来证天心的,而系辞却把天象来推人事。所以说:天垂象,见吉凶,以则象之,把天尊地卑来定君臣夫妇的地位,也是系辞里的思想,孔孟儒家并不如是。
    三、鬼神。
    《论语》里的鬼神,也是有意志,有人格的。所以说,非其鬼而祭之,谄也。祭神如神在。敬鬼神而远之。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。系辞里的鬼神又大不同了。也是神秘的,唯气的,和论语里的素朴的人格化的鬼神,绝然两种。他说,仰观天文,俯察地理,是以知幽明之故。原始反终,故知死生之说。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,故知鬼神之情状。均用唯气唯物的说明,绝不带先民素朴的迷信色彩,这是很显见的。所以张横渠要说,鬼神者,乃二气之良能也。再把系辞里单言神字的语意来看,多似老庄书里说的自然。如云阴阳不测之谓神,神无方而易无体,神不疾而速,不行而至,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,等皆是。形容自然的造化。后来宋儒不明系辞里的神字,本是老庄自然的化身,偏要用儒家的心来讲,所以要求无思无为寂然而通的心体,便不觉走入歧路。明得神字即是自然,则自然也可以利用,故要利用自然,不得不先知自然的真相。故系辞里又说:精义入神,以致用也。穷神知化,德之盛也。又说:以体天地之撰,以通神明之德。又说:知几其神乎。又说:利用出入,民咸用之之谓神。都是这个意思。《老子》里说的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,也就是系辞里的知几。《易系》里最高的哲学思想,便在把自然界里的千变万化,一并归纳在八八六十四卦里面,叫人玩了卦象,便能知几利用到无不吉的地位。用卦象的暗示,来希求人为和自然的合体,这不可不说是一种极精妙的理想。只可惜他凭藉的工具,——那八八六十四个卦辞——未免太拙劣些。
    现在再总括的说。《易系》里的思想,大体上是远于《论语》,而近于老庄的,约有下面三条:(一)系辞言神言变化,相当于老庄言自然言道。论语好言仁,只重人与人的相交,对于人类以外的自然界似少注意。(二)系辞言利害吉凶,老庄亦言利害吉凶,孔子学说的对象为人群,故不敢言利而言义。老庄学说的对象为自然,故不必言义而径言利。(三)系辞、老子均重因果观念,孔子贵知命,仅求活动于现有的状态之下,老子易系则于命的来源均有讨究,这显见是他们思想上的不同。所以易系里的哲学,是道家的自然哲学。他的宇宙论,可以说是唯气之一元论,或者说是法象的一元论。
    道——象——物
    气——几——物
这是我对于《易系》思想的观察。至于详细,应该让讲道家哲学和阴阳家哲学的时候去讲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此稿在民国十七年夏应苏州青年会学术演讲会之请,分讲两次,凡四小时,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经茅、童两生笔记,稍加删润,刊载于《苏州中学校刊》之十七、十八期。


以上是摘抄,并不完整,约有10%的内容没抄。
此文来源于钱穆著《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.卷一》(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)。他曾草易学三书,一《易原始》,专论易卦起源,及其象数;二《易本事》,就《周易》上下经六十四卦,论其原本之事,而主要在阐明《易》起商周之际之一传说;三《易传辨》,专辨《十传》非孔子作。一二两篇先成,第三篇因事搁置。后一二篇在抗战时被白蚁所蚀,无法补写。本文《易经研究》,只是其一鳞片爪。钱穆终未再重写。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0
0
0
0
0
0
0
0
本文网址: